聚焦|市科協:借鑒“分級診療”模式 助力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 ?
中小企業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常常面臨創新方向找不準、創新人才“招不到”、引進人才“成本高”等“瓶頸”。如何破解這些難題,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科協組建“蒲公英”科技博士服務團,借鑒“分級診療”模式,開展“下沉式”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
江蘇遠望儀器集團有限公司位于姜堰區溱潼鎮,是一家研發生產船舶行業儀器儀表、傳感器和監控系統的科技型企業。市科協“蒲公英”科技博士服務團組建后,船舶相關領域專家成了企業的“常客”。
江蘇遠望儀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陳秋說:“專家團隊到我們公司來指導,比如通過運用中國科協專利信息庫,了解到跟國外有很多相關專利可以利用,對我們在科研過程中啟發創新思路、縮短研發周期、節約研發經費提供了很大幫助。”
目前,泰州本地高校已有61名專家學者加入“蒲公英”科技博士服務團,依托科創人才資源,實現服務“零距離”,切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提升科技成果從“書架”到“貨架”的轉化加速度。
泰州市科協“蒲公英”科技博士服務團成員、泰州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周銀說:“幫助我們從課堂走進企業,推送科協系統的創新資源,到企業真找需求、找真需求,這和我想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服務企業創新,把論文寫在企業生產第一線的理念不謀而合。”
除了針對中小企業創新需求,組織專家學者“把脈問診開良方”,市科協還在自身科研能力較強的企業設立“蒲公英”科技博士創新工作站,支持雙方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對需要借力行業大咖解決的技術難題,市科協根據服務團專家挖掘整理的技術需求,通過省級乃至國家級學會精準匹配科創資源,設立學會科技服務站,幫助企業解難題。
在江蘇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復合材料學會的多名專家學者正在就“管道修復用耐高溫雙組份噴涂材料”進行技術攻關研討,并根據企業實際技術需求,給出了解決方案。
江蘇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克兵說:“這個產品的應用未來市場會非常廣大,但技術研發難度非常大,這個課題已經耽擱了兩年,這次我們通過泰州市科協、江蘇省復合材料學會,做了一個技術研發思路的研討,希望能夠把這個項目盡快落地。”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科協充分發揮“一肩挑兩頭”的組織優勢,先后在中小企業建立10家博士創新工作站、5家省級學會科技服務站,精準幫助破解發展過程中的創新難題。
江蘇省復合材料學會總工程師王玨說:“開展‘下沉式’對接服務企業,是堅持‘四個面向’,引導本地高校高層次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也為我們學會選派專家與企業‘靶向對接’開展科技合作,實現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的創新舉措。”
泰州市科協主席朱嘉浩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充實博士團成員,面向企業廣泛推送博士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積極探索建立“科技項目經理制”,實施開放式協同創新,實現項目共研、技術共克、平臺共建、人才共享,形成“產業+科技+人才”有效結合的新機制,為助力中小企業邁上“專精特新”貢獻科協力量。
記者:翟旭陽 吳曉燕 劉鵬飛(見習)
編輯:徐群薪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通知|事關買藥!3月底前基本消除!2024-01-08
- 意見|標準確定!正式施行!2024-01-08
- 提醒|@泰州人,大霧黃色預警!2024-01-08
- 最新|全國鐵路1月10日起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2024-01-08
- 通報|24款APP、SDK違規!速度自查!2024-01-08
- 重磅|正式獲批上市!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