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歌唱家同唱《我的太陽》
4月29日,意大利弗朗西斯科塔愛樂樂團登陸泰州大劇院,創新演繹經典歌劇作品,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雙重享受的美聲盛宴。
演出當晚,指揮家優雅地揮動指揮棒,恢弘的管弦樂聲如潮水般傾瀉而出,輝煌的音浪層層疊疊著涌來。當《愛的喜悅》《哦,我親愛的爸爸》《讓我們攜手同行》等經典歌劇金曲在樂團的精彩演繹下響起時,劇院仿佛被注入活力,觀眾隨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搖擺。樂團還創新演繹了《鄉村騎士間奏曲》《威風凜凜進行曲》等耳熟能詳的作品,讓現場觀眾在熟悉的旋律中獲得耳目一新的聽覺享受。
演出尾聲,泰州學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張津偉與意大利歌唱家聯袂獻唱經典歌劇《我的太陽》,其熾熱高亢的歌聲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當舞臺帷幕落下,劇院內響起熱烈且持久的掌聲。張津偉曾在意大利米蘭音樂學院留學,在第十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比賽江蘇省選拔賽中,他以全省第2名的成績獲得代表江蘇角逐中國音樂最高獎的資格。據悉,他也是我市闖進金鐘獎聲樂(美聲)國賽的第一人。
“在家門口就能聽到原汁原味的美聲歌劇,太幸福了!”觀眾李思琪激動地說。帶著孩子前來觀演的陳家明則感嘆:“樂團謝幕時,我女兒一直不停地鼓掌,這樣的美育課堂比任何教科書都生動。”
據了解,此次樂團登陸泰州,是泰州大劇院與泰州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藝術鑒賞提升季”活動之一,通過引進國際頂尖藝術團體,推動市民藝術鑒賞水平與國際接軌,讓高雅藝術真正融入大眾生活。
中國京劇與意大利歌劇的親密接觸
當東方京劇的婉轉云手遇上西方歌劇的磅礴詠嘆,會碰撞出怎樣的藝術火花?昨晚,意大利國寶級樂團走進“梅郎故里”泰州,泰州梅蘭芳京劇團的青年演員與意大利樂團的藝術家們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4月29日,意大利弗朗西斯科塔愛樂樂團登陸泰州大劇院。演出開始前,泰州梅蘭芳京劇團青年演員龐鈞馳、姚玟萱、李馨蓉早早在貴賓廳等候意大利藝術家的到來。試音結束后,樂團指揮埃德蒙多·莫塞·薩維奧攜女高音克森尼婭·奧利尼克、男中音拉斐爾·貝拉維斯塔,與三位京劇演員開啟了面對面的藝術交流。
“觀世音滿月面珠開妙相,有善才和龍女站立兩廂……”泰州梅蘭芳京劇團青年演員李馨蓉第一個亮相,只見她氣沉丹田,《天女散花》的“流水”便如銀瓶乍破,清越的唱腔在后臺激蕩回旋。在這悠揚的唱腔中,意大利樂團藝術家的表情從禮貌聆聽逐漸變為驚嘆。當長達20秒的拖腔完美收尾時,藝術家們忍不住高呼厲害,紛紛起身鼓掌。“要不是我的嗓子不太好,不然真想跟你學唱幾句。”女高音克森尼婭·奧利尼克難掩激動的心情,雙手不自覺地模仿著李馨蓉的動作。
95年前,梅蘭芳先生將中國京劇推向世界舞臺;如今,意大利樂團把意大利歌劇帶給大師家鄉的市民,這樣的時空響應讓兩國藝術家倍感親切。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不知是誰先哼起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意大利藝術家們用略顯“笨拙”的中文,與龐鈞馳、姚玟萱、李馨蓉齊聲合唱。沒有指揮,沒有樂譜,東方戲曲的韻味與西方美聲的醇厚,在這首經典旋律中和諧交融……
對話
演出開始前,意大利弗朗西斯科塔愛樂樂團指揮和主要演員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中國京劇和意大利歌劇同屬融合音樂、舞美等元素的綜合性舞臺藝術,您認為這兩種藝術形式怎樣加強交流互鑒?
拉斐爾·貝拉維斯塔(樂團男中音、鋼琴家):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和意大利歌劇,都是歷史悠久的文化載體,都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印記,還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重要的是它們的很多連接都來自各自深厚的文化,中國戲曲有很多舞蹈動作,表演性更強;意大利歌劇對聲音表現力的追求很執著,我覺得兩國藝術家應多觸摸不同的藝術形式,發現其他藝術的獨特之處,加以吸收借鑒。
記者:中國京劇由男性飾演女性的角色,被稱為“男旦”,梅蘭芳先生是最有成就的男性旦角演員,您認為這和意大利歌劇的“假聲男高音”是不是有相通之處,對提升藝術表現力作用如何?
埃德蒙多·莫塞·薩維奧(樂團指揮):兩者有共同之處,一般樂團的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都是唱比較高的聲部的。意大利歌劇中的Controtenore,就像中國的“男旦”,能為舞臺帶來一個特別的世界,創造一種魔力的氛圍,仿佛架起與宇宙對話的橋梁。我曾經看過一次中國京劇男旦的演出,非常高興看到兩種風格的結合,我覺得表現力非常棒。
記者:泰州是梅蘭芳先生的家鄉,您所了解的梅蘭芳是怎樣的形象?
埃德蒙多·莫塞·薩維奧(樂團指揮):梅蘭芳先生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配上非常好的天賦,成就了他卓越的藝術造詣。95年前他把中國京劇帶到了世界面前,如今,我們樂團把意大利歌劇帶給他家鄉的市民,這是相當有意義的事。
克森尼婭·奧利尼克(樂團女高音):今天與泰州梅蘭芳京劇團青年演員的交流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經歷,我很認真地看了他們的表演,我感到中國京劇把聲音和表演很好地結合起來,是一種具有東方之美的藝術形式。
- 地評線】紫金e評:“蘇”式文旅上新,消費“熱”力十足2025-05-03
- 【地評線】荔枝網評:用真心換“值得”,把“流量”變“留量”2025-05-03
- 爭做“三新”青年,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2025-05-03
- 以勞動匠心,唱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2025-05-03
- “奔縣進村”,來一場慢旅行2025-05-03
- 【江海弄潮】惠山機器人產業:跨域協同 具身智能崛起太湖灣2025-05-03